宋儒与佛教
作者:林科棠著
出版时间:1928.07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页数:66
《宋儒与佛教》由王岫庐辑主、林科棠著,是一部深入探究宋代儒学与佛教关系的著作。
叙述两宋学者周敦颐、二程、张载、朱熹等人与佛教的关系。全书分5章:宋学之勃兴,宋儒之宇宙论、性论、实际论,宋儒之学佛,宋儒之排佛论,宋学与佛教之关系。
书中阐述了宋学兴起的背景,其勃兴受外缘与内因影响。外缘包括时势变化、朝廷提倡等,内因则有士气振作等。宋儒在发展过程中,与佛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周濂溪的思想受佛教影响,其以“无”和“中”等概念构建理论,使太极有了新内涵,虽以排佛为己任,却又体现出佛教影响。张横渠的思想也与佛教相关,他在性论等方面的观点与佛教的某些理念契合,如认为性至气质性不能变等。程明道的思想中多有佛教痕迹,其宇宙论、性论等观点与佛教思想相互呼应,如提出“物外无道,道外无物”等类似佛教理念的观点,且其修养方法也受佛教影响,如用敬之意等。程伊川虽排佛,但在一些观念上也与佛教存在关联,如知的方法等类似佛教定学。
宋儒的佛性论也受佛教影响,与佛教佛性论有相通之处,如都探讨了性的本质等问题,且在对性的分类等方面有相似思考。同时,宋儒也有排佛之举,如张横渠、程明道、程伊川、朱子等从不同角度批判佛教,认为佛教在世界观、对性与理的理解等方面存在问题。然而,宋儒与佛教之间也存在调和趋势,佛教的修道方法、心性理论等对宋儒产生影响,宋儒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佛教的有益成分,如佛教的直指心性、洒脱文字等特点影响了宋儒,宋儒在与佛教的交流中不断发展自身思想,丰富了儒学内涵,这种儒佛之间的互动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有着深远意义,也为后世研究二者关系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深刻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