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宗教  ->   宗教  ->   佛教  ->   佛教史

中国佛教史


作者:黄忏华著

出版时间:1947.04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页数:357

相关书籍

中国佛教史籍概论
中国佛教史略
美国空军小史
中国佛教画集
中国道教史
中国佛教文学与美术
中国佛寺史志汇刊 第2辑 第6册 206·207 大屿山志
中国天主教史论丛 甲集
三国佛教略史
中国回教史

简介

《中国佛教史》由黄忏华著,是一部系统梳理中国佛教发展历程的学术著作。

其内容上溯佛教初传,自东汉明帝永平年间遣使西域求佛道起,详述了佛教在中国的萌芽。彼时,佛教经西域僧人的传播逐渐进入中原,伊存授经等事件成为早期佛教传播的重要节点,为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佛教迎来重要发展阶段。安世高、竺法护等译经师辈出,大量佛教经典被译为汉文,如安世高所传多为小乘经典,其译经活动促进了佛教教义在本土的传播。道安、鸠摩罗什等高僧在理论阐释与宗派开创方面贡献卓越,道安的本无义对般若思想的发展影响深远,鸠摩罗什则系统翻译诸多重要经论,推动了三论宗、成实宗等宗派的形成。此时期,南北佛教各具特色,南朝重义理研讨,北朝多石窟造像与禅修实践,如北魏云冈、龙门石窟便是佛教艺术与信仰的伟大结晶。

隋唐时代佛教臻于鼎盛,宗派林立。天台宗智顗大师融合南北学风,以“一念三千”“三谛圆融”等学说构建起庞大的理论体系;华严宗法藏阐释“法界缘起”“六相圆融”等义理,尽显佛教圆融无碍的思想精髓;禅宗经达摩祖师传法,至六祖慧能革新禅风,倡导“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使禅宗成为影响深远的佛教宗派;净土宗善导大师力弘念佛法门,以其简易修行方式吸引众多信众。

宋至清时期,佛教持续演变。宋代禅宗分化出临济、曹洞等五家七宗,各宗在传承中不断发展禅法;净土宗与各宗融合趋势加强,成为修行主流之一;元明清三代,佛教在与本土文化深度交融的同时,受政治、社会等因素影响,在寺院管理、经典刊刻、僧伽制度等方面有所变革,如明清的僧官制度、藏经刊印等,始终保持着对社会文化的重要影响力,是研究中国佛教发展脉络不可或缺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