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古时期的田赋制度


作者:刘道元著

出版时间:1934.10

出版社:新生命书局

页数:362

相关书籍

中国之田赋制度
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及制度 一册
中国古田制考
隋唐的均田制度
中国古代公产制度考
中国内阁制度的沿革
中国古代氏姓制度研究
中国御史制度的沿革
中国古代氏姓制度研究
中国古代山水画史的研究

简介

《中国中古时期的田赋制度》由刘道元著,深入探究了三国至唐这一历史阶段的田赋制度演变及其与社会经济、政治结构的紧密关联,是一部极具学术价值的经济史著作。

书中详细阐述了不同朝代的土地制度特色,三国时期呈现国家、大族、民有土地三种形态并存的局面,国家屯田是重要形式;西晋推行占田制,旨在重新分配土地;元魏开启均田制,后续朝代在此基础上有所发展与变革,如北齐、北周、隋、唐对均田的规定各有不同,涉及受田对象、数量、买卖限制等方面,且均田制与大族势力相互影响,大族在土地兼并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田赋制度方面,三国地税和户调各具特点,国家庄园租课也有其独特之处。西晋户调依土地占有和人口情况征收,物品包括绵绢等。五胡十六国时期,各政权的户调、田租及丁赋规定各异。元魏户调在课征准则和税率上历经变化,后续朝代在继承的同时也有所调整,如唐代租庸调以丁为单位,对受田者征收租、庸、调,还有一些附加税和杂赋。

此外,书中还探讨了佛教寺院与田赋的关系,寺院占有土地、拥有人口,在田赋分割上与国家存在冲突,不同朝代对此采取了相应的政策措施。同时,深入分析了各时期农民的负担状况以及户口逃亡的原因与应对策略,全面展现了中古时期田赋制度的复杂性与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