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氏姓制度研究


作者:袁业裕编述著

出版时间:民国25.07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页数:80

相关书籍

中国古代氏姓制度研究
中国古代山水画史的研究
中国土地制度研究
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及制度 一册
中国古代公产制度考
中国古典戏曲总录之四 明代杂剧全目
中国考试制度研究
中国古代学术流变研究十篇
两汉州制考 蔡元培先生六十五岁庆祝论文集抽印本
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 第8集

简介

《中国古代氏姓制度研究》是袁业裕编述的一部深入探究中国古代氏姓制度的学术著作。共9章。论述氏为血族活地域团体之名称、姓为母系族制之遗意、同德同姓与异德异姓之说、姓与五行以及五音、赐姓之事、父系姓之发生、姓与先祖崇拜、氏之分歧的发展与计划等。

书中首先对氏的起源进行了全面剖析,指出氏作为血族或地域体的名称,其来源广泛,涵盖了以邑、亭、地、姓、字、族、得、官、凶德、事、吉德、技、得系、邑证、邑系、官名、国的、证氏、名氏、族系、国系等多种方式命名的情况,且不同民族和地域的氏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复杂的演变路径,如代北地区的复姓、模姓等就具有独特的形成因素与特点。

在姓的研究方面,深入挖掘了其与母系族制的紧密联系,详细阐述了姓与生字的渊源关系,表明姓在原始民族的生育思想、夫别居风俗以及婚姻制度中都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例如,通过对炎帝、黄帝等姓氏起源的分析,揭示了姓与母居地的关联,以及同姓不婚这一传统习俗背后的伦理道德和生育观念根源,同姓不婚在维护家族繁衍和民族发展上具有重要意义,体现了古人对血缘关系的深刻认知。

同时,还探讨了姓与五行、五音的关系,以及赐姓制度的发展演变,梳理了从父系姓的产生到氏姓制度在历史长河中的分化、发展与进化历程。从伏羲之姓到黄帝、炎帝等各代帝王姓氏的传承与变迁,都展现了氏姓制度在社会结构、家族传承和民族融合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与深远影响,为深入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组织架构、文化传统和民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