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御史制度的沿革
作者:高一涵著
出版时间:1933
出版社:北京:商务印书馆
页数:77.0
《中国御史制度的沿革》由高一涵著,本书围绕中国御史制度的发展演变展开深入探讨,是研究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监察体系的重要著作。
作者在书中指出,御史制度包括历代都察院中的科道官员,其监察权是中国古代特有的制度,引发众多学者关注。书中详细梳理了御史官职和给事中官职的沿革。从三代到清代,御史官职历经诸多变化,如秦汉时期御史大夫地位重要,掌副丞相、监察百官;唐代御史制度更加完备,分台院、殿院、察院,且御史可风闻奏事;明代御史的权力和地位显著提升,察院御史可独立行事等。给事中官职在不同朝代也各有特点,从秦汉时的加官,到唐代的封驳、司法等职责,再到明代的六科给事中制度,都展现了这一官职的演变过程。
书中还阐述了清代科道制的概况,科道合并后,都察院及六科、十五道承担了众多职责,如谏诤政事、监察行政、考察官吏、会审重案等,在维护封建统治秩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作者认为,御史制度是专制国家自上而下监督的重要手段,但在民治国家,随着政治制度的变革,传统御史制度已失去存在基础,应建立符合现代政治分工原理的新监察制度。本书通过丰富的史料和深入分析,为研究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提供了重要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