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田赋制度


作者:刘道元著;陶希圣校

出版时间:民国22.06

出版社:新生命书局

页数:190

相关书籍

两宋田赋制度
中国中古时期的田赋制度
中国之田赋制度
井田制度有无之研究
两汉监察制度研究
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及制度 一册
隋唐的均田制度
欧洲各国农村合作制度
两汉文官制度
宋代之市舶司与市舶条例

简介

《两宋田赋制度》由陶希圣著、刘道元校,是一部深入剖析两宋时期田赋体系的重要学术著作。分9章。除第一章概论宋代以前的田赋变迁外,各章分述两宋时代的土地制度、官田租课、民田赋税、土地整理与均税、丁口之赋、差役等。

该书全面涵盖了两宋田赋制度的各个方面。在土地制度上,详细解析官田与民田的类型、来源及占有状况,如官田涵盖屯田、职田等多种形式,其获取途径包括继承前代、括民田等;民田则有形势户田和普通民田之分,土地兼并现象在其中尤为突出。田赋征收的内容丰富多样,包括正税、附加税等,正税的课则依据土地面积、等第、收租量等因素确定,附加税则有名目繁多的杂税,如和买、支移、折变等,这些附加税极大地加重了百姓的负担。

在土地整理与均税方面,书中介绍了检田、方田、经界等措施,旨在解决土地隐匿、赋税不均等问题,但在实际推行过程中,受到豪强势力的阻碍,效果各异。差役制度方面,深入分析了差役繁重的原因,如政治组织的变化、弊端的累积、差役集中于少数人以及奴隶制的衰落等,同时详细阐述了衙前、里正等各类差役的职责,以及免役法、义役法等相关改革措施的实施过程与利弊。此外,还探讨了租税制度与人口、田亩的关系,以及征收制度中租册籍的管理、征收地点与时间、本色与折色征收、串票制度、租欠催纳和灾伤申报检核等具体环节。

本书在学术领域具有重要地位,为研究两宋经济史、财政史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有助于深入理解两宋时期的社会经济结构与财政运作机制,对后续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启发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