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语原及其文化
作者:潘懋鼎著
出版时间:1947.03
出版社:致知书店
页数:186
本书是潘懋鼎所著的《中国语原及其文化》,聚焦中国语言文字的本原及其与文化的深层关联,通过对汉字形、音、义的剖析,揭示古代社会的政治、伦理与生活面貌。
书中以“语原”为核心,探讨汉字如“姓”“民”“奴”“父”“君”“王”等字的原始构造与文化内涵。例如,“姓”字从女,反映初民知母不知父的母系社会特征及婚姻制度起源;“民”字并非指奴隶,而是与“氓”相通,代表一般百姓;“王”字从火上炎,象征王者权威如火焰升腾,而非许慎所谓“一贯三”。作者通过对比甲骨文、金文与《说文解字》的阐释,纠正传统字学的误解,如辨析“井”与“丼”之别,指出“刑”字源于井田制度的规范作用,而非单纯的刑罚象征。
此外,书中结合社会史与文化史,分析古代国家观念、家族制度及道德伦理的演进。如“家”字从宀从豕,体现畜牧时代的生活印记;“正”字从止,含“定止”之意,引申为道德准则。作者强调中国文字是文化的活化石,其构形逻辑蕴含先民对自然、社会的认知与治理智慧,如“中”字本为器物,引申为中庸之道,折射出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
全书以扎实的文字考据为基础,结合社会文化分析,展现中国语原研究对理解民族文化基因的重要意义,为解读古代社会提供了语言学与文化学的双重视角,是一部兼具学术深度与思想洞见的文化研究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