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之美文及其历史
作者:梁启超著
出版时间:1936.03
出版社:中华书局印刷所
页数:181
《中国之美文及其历史》由梁启超著,1936年3月由中华书局发行。本书聚焦中国古代美文,深入探讨了从先秦到汉魏时期的诗歌、乐府等文学形式的发展脉络。
在序论部分,作者指出歌谣与诗的区别及联系,强调歌谣在文学界的重要地位,它是文学的源头之一,许多优秀诗歌都脱胎于歌谣 。
书中对秦以前的歌谣进行了梳理,从传说中的帝舜与皋陶唱和的歌,到《诗经》中的作品,虽部分难以确定真伪,但这些歌谣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情感 。西周和春秋初期,《诗经》成为代表作品,而左傅中也记载了不少其他歌谣,展现出多样的风格。战国时期,南方出现了如《越女歌》等具有特色的作品。
两汉时期,歌谣有了进一步发展。高祖的《大风歌》《鸿鹄歌》展现出帝王的气概与情怀,李延年的《北方有佳人》等作品也颇具影响力。同时,乐府在这一时期正式形成,它起源于民间歌谣,经文人整理后成为重要的文学形式。书中详细介绍了乐府的发展历程、分类及代表作品,如郊庙歌、相和歌等,这些作品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人们的思想感情 。
此外,书中还探讨了五言诗的起源和发展,分析了西周到东汉时期五言诗的演变过程,以及建安时期诗歌的繁荣景象。通过对各个时期文学作品的分析,本书为读者呈现了中国古代美文的发展轨迹,有助于读者深入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和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