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
作者:雷海宗著;文史丛书编辑部编
出版时间:1940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页数:238
《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是一部深入剖析中国历史文化与军事发展的学术著作。
在兵制演变方面,从春秋时期的世卿世禄制下的贵族兵制讲起,如齐国管仲军政制下,“士乡”之人承担主要兵役,工商无军事义务。战国时趋向全民征兵,各国为争霸大力扩充军力,战争频繁且规模宏大。秦代实行中央集权下的征兵制,收缴天下兵器,但仍面临兵源与地方治安等问题。楚汉之际,流民、流氓成为重要兵源,军队性质复杂。西汉初期有征兵制雏形,后汉武帝因对外战争需求,兵制多样,包括募兵、谪兵及外族兵等,兵民逐渐分离。此后历经各朝,兵制不断演变,如东汉光武帝裁撤地方兵,唐有府兵制,宋以募兵为主等,反映出不同时期政治、经济与社会状况。
家族制度变迁上,春秋以前宗法大家族盛行,是封建政治的重要支撑。战国时商鞅变法等举措使小家庭制兴起,大家族制受冲击,子繁、三年丧等观念也随之改变。秦代后小家庭制延续,虽汉代曾倡导孝道与大家族制,但人口增长仍受多种因素制约,家族形态在历史进程中持续演变,对社会结构、文化传承等产生深远影响。
元首制度发展历程中,从列国称王到秦统一后称皇帝,秦始皇确立皇帝名号与制度,汉代进一步神化皇权,历经各朝发展,皇帝制度在政治生活中的核心地位不断巩固,其演变与政治局势、社会思潮紧密相连,成为中国古代政治的关键特征。
在文化发展脉络里,作者将中国文化分为两大阶段,第一阶段至淝水之战,华夏民族文化在此期间占据主导;第二阶段受北方民族与佛教影响深远,文化在融合中不断发展变化,如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佛教与本土文化相互渗透,宋代理学兴起等,展现出中国文化强大的包容与创新能力。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系统研究,本书深刻揭示了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军事、家族、政治与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与相互作用,为全面理解中国历史提供了重要视角与丰富资料,对深入探究中国社会演变规律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