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唯识论疏
作者:王恩洋居士著
出版时间:1939.04
出版社:上海佛学书局
页数:97
《二十唯识论疏》是一部探讨佛教唯识学的重要著作,由恩洋撰写。书中详细阐述了唯识学的核心理念,通过对心、识、境的深入分析,揭示了世间万物的本质。
书中首先介绍了唯识学的基本概念,指出识是指认识,心所识的境都是唯心变化,并非独立于心外存在。作者通过分析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现象,说明物质并无固定性,而是随着心的变化而变化。人的欲望和需求导致了对外物的依赖,从而产生了不同的认识和行为。
书中进一步解释了心有分别,外境乃起的观点。人的认识源于心的活动,心的分别导致了对内外境的区分。作者强调,人的欲望和需求是不断变化的,因此对外物的依赖也随之变化。书中还提到,心离欲染则淡泊超然,贪欲无厌则心随物转。作者认为,只有通过内心的净化,才能达到超脱世俗的境界。
在二十唯识论疏部分,作者详细分析了世亲菩萨的著作,揭示了唯识学的深奥理论。书中指出,唯识学不仅在大乘佛教中具有重要地位,而且在整个佛教体系中都具有普遍意义。作者通过对唯识论的深入研究,展示了唯识学的独特价值。
书中还探讨了唯识学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价值,强调通过内心的净化和智慧的提升,人们可以达到更高的精神境界。作者呼吁读者通过学习和实践唯识学,提升对生命和世界的认知,实现内心的自由和解脱。
总体而言,《二十唯识论疏》通过对唯识学的深入探讨,揭示了佛教哲学的核心思想。书中不仅提供了对唯识学的全面理解,还展示了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价值。通过阅读这本书,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佛教哲学的深刻内涵,提升对生命和世界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