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丛书 第3编 63 历史 地理类 辩士与游侠


作者:陶希圣著

出版时间:1946.11

出版社: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页数:98

相关书籍

民国丛书 第3编 77 历史 地理类 徐志摩年谱
民国丛书 第3编 35 综合类 中国邮驿发逹史
民国丛书 第5编 38 文化·教育·体育类 山东文化史研究 乙编
民国丛书 第3编 54 文学类 乐府文学史
民国丛书 第5编 38 文化·教育·体育类 山东文化史研究 甲编
民国丛书 第4编 9 哲学·宗教类 中国名学
民国丛书 第4编 18 社会科学总类 帮 第3编 青帮
民国丛书 第4编 18 社会科学总类 帮 第2编 红帮
民国丛书 第4编 59 文学类 神话杂论
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

简介

《辩士与游侠》由陶希圣编著,主要探讨了中国古代战国时期辩士与游侠这两类特殊群体的发展演变,及其与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的紧密联系。

书中指出,战国时期的辩士与游侠并非凭空出现,而是由前代的贵族与奴隶演变而来。在古代,僧侣、贵族、奴隶构成社会的主要阶层,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变革,封建制度逐渐解体。贵族衰落,中间阶层兴起,包括都市中的地主、商人、自由地主与富农等,这为辩士和游侠的产生提供了社会土壤 。

辩士们活跃于政治舞台,他们有的是国际外交游说家,如张仪、苏秦等,凭借出色的口才和谋略,在各国之间推行“合纵”“连横”等策略,左右着国家的外交和政治局势;有的则参与政权争夺,与新兴的地主阶级一起冲击着旧贵族的统治 。

游侠的行径也颇为多样。他们大多来自无业游民,有着独特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部分游侠展现出独立的英勇行为,如聂政、荆轲等刺客;还有些以集团形式活动,像信陵君的食客群体。他们在社会中扮演着复杂的角色,有时是反抗富豪的力量,有时又受政府的抑制 。

秦统一六国后,对游士和游侠采取打压政策,但他们的活动并未完全消失。在秦汉交替之际,游士和游侠再次活跃起来,对当时的政治局势产生了重要影响。本书通过对这些群体的深入研究,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生动的古代社会画卷,有助于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历史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