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考古学发现史
作者:(德)米海里斯著;郭沫若译
出版时间:1929
出版社:上海湖风书局
页数:462
《美术考古学发现史》由德国考古学家多夫·米海里司所著,主要讲述了美术考古学的发展历程,涵盖从古代到19世纪的众多考古发现,展现了人们对古代美术知识的不断探索与积累过程。通过对各地遗址的发掘和研究,揭示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美术风格与文化背景,为美术史和考古学研究提供了丰富资料。
- 古代美术品的早期认知:在中世纪末,罗马的古代美术品数量锐减,到15世纪后期,罗马和佛罗伦萨开始热衷于收集古代美术品,这些藏品多为罗马时代仿造的希腊作品。文克尔曼的《古代美术史》虽存在局限,但他对古代美术的深刻理解仍值得赞叹。同时,赫库兰尼姆和庞贝城的发掘,以及英国对希腊地区的探索,都为人们了解古代美术提供了新的视角。
- 拿破仑时代的考古发现:拿破仑时代在考古学上留下了深刻印记,主要体现在埃及的科学考察、庞贝城的发掘以及“拿破仑博物馆”的设立。埃及远征使人们对埃及美术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庞贝城的发掘让人们得以了解罗马帝国地方城市的风貌,而“拿破仑博物馆”则汇集了众多来自罗马的优秀美术品,尽管其藏品性质存在争议,但它在考古学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 希腊国土的考古成果:19世纪初,随着希腊语研究的兴起,德国和英国的学者对希腊产生了浓厚兴趣。埃尔金勋爵从雅典收集的大理石雕刻,以及其他一系列在希腊本土和周边地区的重要发现,如埃伊纳岛和巴萨的雕刻、西西里岛的希腊建筑研究等,都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对希腊美术的认识,推动了希腊美术史的研究。
- 伊特鲁里亚与古代绘画:“罗马的极北人”团体对伊特鲁里亚的研究,使人们发现了该地区丰富的古代遗物,尤其是彩绘陶器和壁画。这些发现不仅为研究希腊绘画提供了重要资料,还引发了关于希腊绘画起源和发展的诸多讨论,促进了考古学的发展。
- 东方的考古发现:19世纪,埃及、安息、小亚细亚等东方地区的考古发现不断涌现。莱普修斯对埃及的探险,让人们对埃及古帝国时代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博塔和赖雅德在安息的发掘,使安息美术展现在世人面前;费勒斯对黎奇亚的发现,为希腊美术史研究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资料。此外,小亚细亚的其他地区以及南俄罗斯的考古发现,也都丰富了人们对古代美术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