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发达史


作者:刘思训著

出版时间:1946.04

出版社:商务出版社

页数:123

相关书籍

中国美术史纲
鲁迅论中国美术遗产
中国美术史
中国美术史
中国小说发达史
中国美术史略
中国印刷术源流史
中国美术史
中国美术史
广东民间剪纸

简介

《中国美术发达史》由刘思训著,是一部系统阐述中国美术发展历程的学术著作。

从太古至秦汉,美术处于生发时期。远古时代,石器是重要标志,玉器逐渐兴起,艺术形式与生活紧密相连,虽实物留存有限,但为后世奠定基础。三代美术以青铜器为核心,其制作精美、工艺复杂,承载着宗教与文化内涵,同时建筑、绘画、书法也各具特色。秦汉时期,雕塑成就斐然,如秦始皇陵兵马俑、汉代石刻等,造型生动、技艺精湛;建筑规模宏大,阿房宫、长城等彰显国力;绘画题材多样,在宫殿、墓室中广泛存在;书法则在碑碣上留下众多珍贵遗迹,完成了从实用向艺术的重要转变。

魏晋南北朝因佛教兴盛,美术迎来新变。石窟艺术蓬勃发展,云冈、龙门等石窟佛像雕刻精美,融合中外风格,成为佛教艺术的瑰宝。绘画方面,宗教题材占据主导,同时山水绘画兴起,谢赫的“六法论”对绘画创作与批评产生深远影响,为后世绘画理论奠定基石;书法在纸的改良等因素推动下,进入纯粹艺术领域,涌现出诸多书法名家与独特书体。

隋唐至宋,美术持续繁荣。隋代佛教雕塑依旧重要,且为唐代雕塑奠定基础,建筑规划有序。唐代绘画百花齐放,人物、山水、花鸟等画科均取得显著成就,李思训、王维等画家风格各异,引领时代风尚;书法更是人才辈出,颜真卿、柳公权等大家的作品成为后世典范,其书体风格对后世书法发展影响深远。宋代绘画在院体画与文人画的交织中发展,山水、花鸟达到新高度,郭熙、米芾等画家各具特色;雕塑、建筑虽有规范限制,但在工艺与设计上仍有创新之处,如宋代的玉雕、建筑法式等体现了当时的技艺水平与审美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