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变迁史


作者:梁启超著

出版时间:1925.08

出版社:群众图书公司

页数:148

相关书籍

中国古代思想学说史
中国学术思想史
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及制度 一册
中国近代学制变迁史
中国学术思想演进史
中国古代学术流变研究十篇
中国文学史隋唐五代文学作品选 第5集 传奇变文
中国文学变迁史
中国古代哲学史
中国古代数学史料

简介

《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变迁史》由梁启超著,上海攀聚图书公司出版。本书聚焦中国古代学术思想的发展历程,深入剖析各时期思想流派的演变、特点及影响,为研究中国古代学术思想提供了全面且系统的视角 。

书中将中国古代学术思想的发展划分为胚胎时代、全盛时代、儒学统一时代、老学时代、佛学时代等阶段。在胚胎时代,从黄帝时期到春秋时期,思想开始孕育,天文、史学等初现端倪,宗教观念与人文思想相互交织,为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

全盛时代,即周末时期,思想蓬勃发展。这一时期学派林立,如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等,形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各学派基于不同地域和民族特性,展现出各异的思想倾向,北派注重实际和政治,南派则更强调哲理和出世,彼此交流融合,推动学术思想不断发展 。

儒学统一时代,秦至汉初,儒学逐渐成为正统思想。秦始皇焚书坑儒后,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借助官方力量得以确立主导地位,深刻影响社会风俗和政治制度,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思想自由 。

老学时代,三国六朝时期,儒学衰落,道家思想兴起。魏氏的提倡、儒学内部的纷争等因素促使道家盛行,出现了玄学清谈、炼丹等流派,对当时的社会思潮和文化产生重要影响 。

佛学时代,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历经发展,在隋唐时期达到鼎盛,形成诸多宗派,如天台宗、法相宗、华严宗等。中国佛学具有独特之处,如能融合多种文明、多为中国自创、兼具宗教与哲学之长等,对中国思想界产生深远影响 。

本书通过对各时代学术思想的梳理,清晰呈现中国古代学术思想的发展脉络,有助于读者深入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内涵和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