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起源
作者:陶子谦著
出版时间:民国22
出版社:神州国光社
页数:71
本书为《文化的起源》,由陶谦子著,神州国光社于民国二十二年五月初版发行。全书聚焦人类文化起源,从身体与心灵的化石、石器时代的分期、工具与艺术的演进等维度,探讨人类早期文明的发展脉络。
书中首先论述化石对研究人类进化的意义,指出骨骼化石可揭示身体结构演变,而手工器具作为“文化的化石”,能反映原始人类的智力水平与生活状态。作者将石器时代分为旧石器与新石器时期,详细梳理各阶段特征:旧石器期以碎裂石器为主,经历瑟利、阿修利、穆斯忒等阶段,工艺逐步精细化;新石器期出现磨光石器、陶器、弓箭等,标志着人类向定居与农业文明过渡。
作者结合考古发现,如欧洲洞穴壁画、骨器雕刻等,展现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在艺术与宗教方面的萌芽,认为其绘画与雕刻已具备写实与象征意义,墓葬习俗则反映灵魂信仰的产生。此外,书中还探讨火的使用、木器制造及原始社会组织的雏形,强调这些进步共同奠定了人类文化的基础。
全书以考古资料为支撑,辅以跨学科视角,系统阐释人类从原始蒙昧走向文明开化的关键历程,既呈现文化发展的连续性,亦揭示技术革新与思想演进的互动关系,为理解人类文明起源提供了多维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