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吉评传


作者:王礼锡著

出版时间:民国20.12

出版社:神州国光社

页数:180

相关书籍

李卓吾评传
李长吉歌诗
东方中华新地图
成吉思汗评传
中国画论体系及其批评
电影文学剧本 老兵新传
张居正评传 第2版
逃刑传 长篇武侠 2
松花江上 长篇小说
红楼梦评论集

简介

《李长吉评传》由锡礼王著,是一篇关于唐代诗人李贺的传记作品,通过对李贺的生平、诗歌风格、文学影响等方面的详细阐述,展现了李贺独特的文学魅力和历史地位。

写作背景与目的

写作背景

当时中国出版界缺乏优秀的文学史书,对文学的整理存在诸多问题,如观点随意、缺乏系统性等。作者希望运用唯物史观的方法,整理中国文学史,填补这一空白。

写作目的

  • 呈现文学发展脉络:通过对李贺的研究,追溯唐代文学的发展脉络,展现唐代文学是南北文学的调和时期,以及不同文学流派的兴起和演变。
  • 揭示文学现象的根源:分析李贺诗歌的特点和风格,探讨其形成的历史根源和社会背景,揭示文学现象与社会、历史、文化等因素的紧密联系。
  • 推动文学研究的发展:作者希望自己的研究成果能够引起更多人对文学研究的关注,为中国文学的发展做出贡献,同时也为后人研究李贺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

李贺的生平事迹

基本信息

李贺,字长吉,是唐代宗室,出身贵族。他自幼聪明好学,极具才华,七岁就能作诗,深受皇甫湜的赏识。

人生阶段

  • 少年时期:李贺在少年时期就展现出了非凡的文学天赋,他的诗歌风格独特,充满了想象力和创造力。七岁时,他凭借《高轩过》一诗声名大噪,受到了当时文坛名人的关注。
  • 青年时期:元和三年,李贺参加科举考试,但因父亲的名字与“进士”谐音,被人诋毁,未能及第。此后,他离开长安,游历四方,创作了许多优秀的诗歌。
  • 晚期时期:李贺在晚期时期回到长安,担任了一些小官。但他的仕途并不顺利,最终因病去世。

李贺的诗歌特点

诗歌风格

  • 奇诡谲怪:李贺的诗歌风格独特,他善于运用奇特的意象、夸张的手法和诡异的语言,营造出一种神秘、奇幻的氛围,如《李凭箜篌引》中“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一句,通过形象的比喻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音乐的美妙和神奇。
  • 感伤哀怨:李贺的诗歌充满了感伤哀怨的情感,他常常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对人生的思考,表达自己对命运的无奈和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如《秋来》一诗中“桐风惊心壮士苦,衰灯络纬啼寒素”一句,通过对秋风、寒灯等景物的描写,烘托出了一种凄凉、哀怨的氛围。

艺术手法

  • 色彩运用:李贺善于运用色彩来表现诗歌的情感和意境,他常常使用一些暗淡、清冷的色彩,如黑色、紫色、红色等,来营造出一种悲伤、神秘的氛围,如《苏小小墓》中“幽兰露,如啼眼。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一句,通过对幽兰、啼眼等意象的描写,以及对红色烟花的否定,表现了诗人对爱情的渴望和对命运的无奈。
  • 意象叠加:李贺在诗歌中常常运用意象叠加的手法,将多个意象组合在一起,形成一种独特的意境,如《将进酒》中“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一句,通过对陈王曹植宴饮的描写,以及对斗酒十千的夸张,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追求和对自由的向往。

李贺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文学创新

李贺是唐代文学史上的重要诗人,他的诗歌创新了唐代诗歌的表现形式和艺术手法,为后世诗歌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他的诗歌不仅在唐代文坛上独树一帜,而且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影响后世

  • 对晚唐诗歌的影响:李贺的诗歌风格对晚唐诗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的奇诡谲怪的诗歌风格和感伤哀怨的情感表达,为晚唐诗歌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如温李诗派就受到了李贺的影响。
  • 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李贺的诗歌不仅在唐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诗歌作品不仅为后世诗人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而且也为后世文学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和依据。

作者对李贺的评价

文学才华

作者认为李贺是一位极具文学才华的诗人,他的诗歌作品充满了想象力和创造力,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人生遭遇

作者对李贺的人生遭遇表示了同情和感慨,他认为李贺的才华虽然得到了认可,但他的仕途却并不顺利,最终因病去世,这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情。

历史地位

作者认为李贺在唐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的诗歌作品对唐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是唐代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