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田制丛考


作者:陈伯瀛著

出版时间:民国24.07

出版社:北京:商务印书馆

页数:299

相关书籍

中国古田制考
两汉州制考 蔡元培先生六十五岁庆祝论文集抽印本
中国中古时期的田赋制度
中国历代征兵制度考
中国之田赋制度
中国田制史略
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及制度 一册
中国古代公产制度考
中国田野考古报告集 考古学专刊 丁种第六号 洛阳烧沟汉墓
中国仓储制度考

简介

《中国田制丛考》由陈汉章(伯瀛)著,是一部系统研究中国田制发展演变的学术著作。本书旨在梳理中国历代田制的发展脉络,探讨田制与社会、经济、政治之间的关系,剖析田制变革的原因与影响。

书中开篇阐述先哲田制论略,强调田制对民生、社会秩序的重要影响,并通过梳理农民与社会秩序的关系以及农乱史略,凸显田制改革的必要性。随后,对井田制展开深入探讨,分析其传说起源、事理逻辑,通过对毛诗、夏小正、孟子、周礼等相关内容的考证,论证井田制在历史上存在与否,认为井田制在诸多方面存在难以施行的问题。

接着,本书依循历史顺序,对春秋至清代的田制进行了详细考述。春秋时期,豪族争田现象频繁,土地兼并严重;战国时期,商鞅破坏井田制,推行名田制;秦汉时期,豪族和富族大量占田,政府尝试通过重农贵粟、限田等政策来缓解矛盾,但效果不佳;魏晋南北朝时期,长期战乱导致田制混乱,各政权纷纷出台相应政策,如西晋的户调与占田限、北魏的均田制等;唐宋时期,田制变革不断,两税法取代租庸调制,同时出现了方田、经界法等措施,宋儒也对田制思想展开了诸多探讨;元明清时期,田制各有特点,元代土地赏赐频繁,明清时期地主势力强大,土地兼并加剧,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改革尝试,如明代的鱼鳞册、清代的地丁合一等。

此外,本书还对近代田制改革的背景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平均地权与近时土地法的相关内容,探讨了佃权保障与业佃关系等问题。通过对中国田制的全面研究,本书为深入了解中国历史上的土地制度、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和深刻的见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