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雠通义


作者:(清)章学诚著

出版时间:1936

出版社:上海中华书局

页数:109

相关书籍

校雠通义 卷1-3
校雠通义
校雠通义 卷4
高等医药院校讲义 放射医学(供医疗、卫生、儿科、口腔及中医专业用)
义和团通俗画史
史通
四部丛刊三编 经部 析城郑氏家塾重校三礼图 中庸说 张状元孟子传
般若心经讲义
古文通 古文作法
海潮音文库 第1编 佛学通论十一政治

简介

《校雠通义》是清代学者章学诚所著的一部关于校雠学的重要著作,由上海中华书局据原刻本校刊。本书旨在探讨校雠学的内涵、方法及重要性,对学术源流的梳理具有关键意义。

章学诚认为,校雠之学起源久远,其核心在于考镜学术源流。古代官守与学业合一,文字、书籍皆由官府掌管,随着时代变迁,学术逐渐分流,著述也日益繁杂。刘歆父子的《七略》与班固的《艺文志》在学术分类和著录方面虽有开创之功,但也存在不足 。后世如郑樵、焦竑等人在相关研究中同样各有得失。

书中详细阐述了诸多校雠方法。例如,“互著”强调对于涉及多家学术的书籍,应在不同类别中重复著录,以彰显学术源流;“裁篇别出”主张将书中某些篇章依据其内容特性,从原书分离出来,归入更合适的类别 。同时,针对书名混淆、版本残缺、分类不当等常见问题,章学诚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如仔细考辨书名异同、广泛搜集不同版本、明确各类书籍的界限等。

此外,章学诚还深入探讨了经、史、子、集四部与《七略》的关系,指出四部在发展过程中虽无法完全回归《七略》的分类体系,但应通过合理的分类和叙录来体现学术的渊源和演变。他强调校雠工作对于学术传承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做好校雠,才能使学术不致失传,为后世学者提供清晰的学术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