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心经讲义
作者:印智著;吴证常校
出版时间:1941
出版社:北京会文印刷局
页数:124.0
《般若心经义》是一部对佛教经典《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进行深入阐释的佛学著作。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虽仅二百六十个字,却蕴含着大乘佛教般若学的精髓,是六百卷《大品般若经》的核心要义。本书作者印智法师凭借深厚的佛学造诣与修行体悟,依天台宗家法,从名相、体性、宗趣、力用、教相五个层面展开详细讲解。
在名相解释上,精准剖析经文里诸如“般若”“波罗蜜多”“心”等关键术语的内涵,使读者明晰其在佛教语境中的特定意义。比如,“般若”意为妙智妙慧,能洞察世间一切法的空性;“波罗蜜多”表示到达彼岸,象征着从生死此岸抵达涅槃解脱的彼岸。
对于体性的阐述,深入探究经文所揭示的诸法实相。书中指出,一切法的本质是空性,即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这并非是断灭空,而是超越有无、是非等二元对立的真空妙有。如书中通过对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法的分析,论证它们皆因缘和合而生,无有自性,其性本空。
宗趣方面,明确修行的宗旨与归趣在于以般若智慧观照诸法实相,破除我执与法执,从而实现解脱。文中详细讲解了如何通过修行般若法门,证得空性智慧,摆脱烦恼束缚,达到自在解脱的境界。
力用部分,着重强调般若智慧的巨大作用。它能够帮助修行者度脱一切苦难,消除贪嗔痴等烦恼,就像明灯照亮黑暗,指引修行者走向正道。
教相一节,梳理了《心经》在佛教经典中的地位与传承脉络,以及与其他经典的关联和区别,使读者能更好地把握其在佛教教义体系中的位置。
总之,《般若心经义》为读者深入理解《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深刻内涵、修行方法及在佛教中的重要意义提供了全面而系统的指导,是一部具有重要学术价值与修行指导意义的佛学佳作,有助于读者在佛学研究与修行实践中获得启发与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