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经本义 卷上


作者:(明)王肯堂辑

出版时间:光绪33

页数:106

相关书籍

医统正脉全书 难经本义 19 卷上
难经本义 卷下
钦定四库全书 子部 难经本義卷上
校正图注难经 卷上
古本难经阐注 上
图经衍义本草 卷17-18
图经衍义本草 卷15-16
神农古本草经 上、下 卷1-3
经训比义 卷上
钦定四库全书 子部 难经本義卷下

简介

《难经本义》是元代医学家滑寿对《难经》的注释本,全书分上下两卷,系统阐释了中医脉学经典《难经》的深奥理论。该书由元代工部郎中揭傒斯作序,翰林学士张翥题跋,成书于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

上卷主要解析脉诊基础理论,包括寸口诊法、三部九候、阴阳脉象鉴别等核心内容。滑寿通过"一难"至"十八难"的逐条注释,重点论述了十二经脉的循行规律、五脏脉象特征,以及四时脉象变化与疾病预后的关系。书中特别强调"独取寸口"的诊脉原则,详细分析了弦、钩、毛、石等四季平脉与病脉的鉴别要点。

下卷深入探讨奇经八脉学说,在"二十七难"至"二十九难"中系统阐释了冲、任、督、带等奇经的生理病理特点。滑寿创造性地提出"阳维统诸阳络,阴维统诸阴络"的理论,并着重论述了三焦与命门的特殊关系,认为三焦虽"有名无形",却是"原气之别使",具有主持诸气的重要功能。

该书以经解经,广泛引证《内经》《灵枢》等典籍,通过问答形式层层剖析脉学疑难。滑寿在注释中既尊重古训,又提出新见,如将手心主与三焦归为"一经",完善了十二经脉理论体系。全书逻辑严密,释义精当,是研究《难经》的重要参考著作,对后世中医脉学发展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