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古本草经 上、下 卷1-3
作者:(清)王闿运辑;刘復(民叔)增辑
出版时间:1942
页数:110
《神农本草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成书于东汉时期,托名神农氏所著。全书系统总结了秦汉以前的药物学知识,奠定了中药学理论基础,被誉为中医四大经典之一。
该书分为三卷,按药物功效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120种为君药,主养命延年;中品120种为臣药,主养性补虚;下品125种为佐使药,主治病攻邪。共记载药物365种,对应一年天数,体现了"天人相应"的思想。
在内容编排上,每味药物均详述其性味、功效、主治及产地。首创"四气五味"理论,提出寒热温凉四性和酸苦甘辛咸五味,奠定了中药性能理论的基础。书中还记载了药物的采集、炮制、配伍等使用方法。
该书最具特色的是对药物功效的系统分类,如补益、清热、祛湿等,开创了按功效分类的先河。所载药物多为常用中药,如人参、黄芪、甘草等,至今仍在临床广泛应用。书中还包含大量养生内容,强调"治未病"的预防医学思想。
作为中医药学的奠基之作,《神农本草经》对后世影响深远,历代医家多有注释发挥。其药物分类理论和功效记载,至今仍是中药学教学和临床用药的重要参考。该书不仅是医学典籍,也反映了中国古代朴素的自然观和生命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