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史
作者:吴仁敬,辛安潮著
出版时间:民国25.12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页数:128
《中国陶瓷史》由吴仁敬、辛安潮著,是一部系统梳理中国陶瓷发展历程的重要著作。
从原始时代起,追溯陶瓷起源,讲述了黄帝设立陶正之官,开启了陶器制作的有序发展。早期陶器在生活与祭祀中占据关键地位,其装饰随时代变迁而演变,反映当时人们的审美与文化。
历经唐虞、夏商周时期,陶瓷制作技术持续进步,如夏代土工居六工之首,周代陶业官制完善,陶器装饰融入更多文化元素,体现宗法思想,不同地域的陶器各具特色,如越窑青瓷、邢窑白瓷等在唐代崭露头角,其色泽与质地备受赞誉,推动陶瓷业繁荣,瓷器开始输出国外,成为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
宋代是陶瓷发展的黄金时代,名窑辈出,汝窑、官窑、哥窑、定窑、钧窑各具千秋,在胎质、釉色、装饰技法上不断创新,如钧窑的窑变色彩瑰丽,哥窑的开片纹理独特,瓷器造型丰富多样,装饰手法有刻花、印花、堆花等,将陶瓷艺术推向新高度。
元明清时期,陶瓷业在传承中发展。元代瓷器受蒙古族文化影响,造型与纹饰别具一格,青花瓷器成熟且大量外销;明代景德镇成为瓷业中心,永乐、宣德、成化等官窑瓷器工艺精湛,如成化斗彩闻名遐迩;清代陶瓷在康雍乾时期达到鼎盛,康熙的五彩、雍正的粉彩、乾隆的珐琅彩等争奇斗艳,同时陶瓷著述丰富,对后世研究意义重大。
民国时期,虽陶瓷业面临困境,但也在探索新途径,各地窑厂持续生产,在传承传统工艺基础上尝试创新,为现代陶瓷业发展奠定基础,彰显了中国陶瓷文化的顽强生命力与持久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