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论
作者:(清)熊笏(叔陵)辑
出版时间:清光绪10
页数:106
《中风论》是一部专注于中风病症研究的医学典籍。
作者详细阐述了人体经络、气血等生理基础与中风的关联。人体经络系统复杂且有序,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相互协同,气血在其中周流不息,如环无端。心主神明,肺主气,脾主运化,肝主疏泄,肾藏精等脏腑功能正常,气血才能调和畅达。一旦气血失衡,邪气便易乘虚而入引发中风。
书中深入剖析了中风的病因,既有六淫外邪中的风邪侵袭,其来自八方,各具特性,如东风多寒、南风多热等,入侵人体后会依据方位不同引发相应症状;又有七情内伤、饮食不节等内因,长期的情志过激或不良饮食习惯会扰乱人体脏腑气血的正常运行,致使内风暗生,与外风相互作用而致病。
在诊断方面,作者介绍了多种诊脉方法与要点。通过辨别脉象的浮沉、迟数、弦滑等特征,以及结合人迎、寸口等部位的脉象对比,判断疾病的病位、性质与病情轻重。如脉浮大而缓多为中风常见脉象,且南方人中风气虚热证居多,北方人相对较少。
治疗上,依据中风在不同经脉及寒热虚实的差异,提出了丰富多样的治法。或温阳散寒,或清热泻火,或滋阴养血,或补气固表等,同时注重调理脾胃,促进气血生化。所涉药物众多,如附子、桂枝、地黄、知母等,各有其针对的证型与配伍原则。
书中还列举了诸多医案,如张希倒、刘四美等人的病例,详细展示了从诊断到治疗的全过程,以及病情的转归与预后,为医者提供了宝贵的临床实践参考,有力地指导了中风病症的中医临床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