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理存真


作者:(元)滑寿

页数:151

相关书籍

医理真传 全1册
脉理集要
理想良人
脉理纲要
图注脉诀辨真 卷3-4
图注脉诀辨真 卷1-2
脉块采真 全1册
图注脉诀辨真 卷3-4
图注脉诀辨真 卷1-2
医理真传 卷3

简介

《脉理存真》由滑寿原著,余延廉编校,是一部深入探讨脉学理论与实践的中医典籍。本书旨在正本清源,为医者提供准确、实用的脉学知识,对中医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上卷中,作者先阐述脉学基本原理,强调气血与脉象的关系,如气血充盈则脉象和缓有力,气血亏虚则脉象微弱 。详细介绍了正常脉象和病脉的特征,正常脉象随四季变化而不同,病脉则各有其主病,如浮脉主表证,沉脉主里证等 。还讲述了诊脉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医者需平定自身气息,运用正确指法,通过轻按、中按、重按来感知脉象变化,同时要结合患者的症状、体质等进行综合判断 。

中卷重点解析了多种脉象。对浮沉、迟数、滑涩等常见脉象,从脉象形态、主病等方面进行细致分析,如滑脉流利如珠走盘,主痰饮、食积等;涩脉往来艰涩,主气滞血瘀 。还对比了相似脉象,帮助读者准确鉴别,如虚脉与散脉、革脉的区别,避免诊断失误 。

下卷内容更为丰富。介绍了人体的生理结构和脏腑功能,如五脏六腑的相互关系、气血的运行路径等,为理解脉象变化的内在机制奠定基础 。深入探讨了命门、三焦等中医概念,明确其在人体生理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同时,结合河图洛书、八卦等理论,阐述了脉象与自然规律、人体阴阳的联系,体现中医整体观念 。书中还对脉诊部位进行详细说明,强调寸关尺三部与脏腑的对应关系,指导医者根据脉象判断疾病所在脏腑,为临床治疗提供精准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