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髀算经
作者:(汉)赵爽注;(清)汪曰桢著
页数:149
《周髀算经》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数学与天文学典籍,约成书于公元前1世纪的西汉时期。全书以周公与商高问答的形式展开,系统记载了先秦时期的天文观测成果与数学理论,奠定了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基础,被誉为“算经之首”。书中核心内容包含勾股定理的早期表述、盖天说的宇宙模型以及利用圭表测影推算历法的方法,展现了古人“以数释天”的智慧。
该书首次提出“勾三股四弦五”的勾股定理特例,并运用方圆转换原理阐释几何算法。在天文学方面,《周髀算经》构建了“天圆地方”的盖天说理论体系,详细记载了通过圭表测量日影推算节气、测算太阳运行轨道的方法,其中“寸影千里”的测量理论虽存在误差,却开创了量化研究天文的先河。
历代学者对本书多有注疏,东汉赵爽的注释最具代表性,他以“弦图”证勾股定理,首创几何代数法。唐代李淳风等人奉敕校注时,既保留古法精髓,又修正了部分测量数据。宋代鲍澣之在序言中考证了版本源流,强调该书“百世不可易”的学术价值。
作为中国古代科技史的重要里程碑,《周髀算经》不仅保存了商周以来的数学成就,其融通数理与天象的研究方法,更深刻影响了后世历法制定与工程测算。书中蕴含的实证精神与数理思维,至今仍为学界研究中国古代科学思想的重要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