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经概论
作者:卫聚贤著
出版时间:1935
出版社:开明书店
页数:228
《十三经概论》是一本探讨中国经学历史的书籍,由卫聚贤撰写,于民国廿四年(1935年)出版。该书旨在为读者提供对中国经学的全面了解,特别是对十三经的概述。书中详细介绍了经字的起源、经书的命名由来以及儒家经典的发展历程。
经字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有多重含义,最初指的是纺织丝的工具,后来逐渐演变为治理、常法和经济的象征。经字的字形在甲骨文中未见,但在金文中有多种表现形式,反映了其在古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书中还讨论了经书命名的由来。早期的儒家经典并不以“经”命名,而是称为“诗”、“书”等。随着时间的推移,儒家学者开始将这些经典命名为“经”,这一命名方式可能与墨家有关。墨家曾使用“经”来命名其著作,这可能是儒家借鉴墨家的命名方式的原因之一。
此外,书中还探讨了儒家经典的分类和发展。儒家经典在汉代以后逐渐形成了以“经”命名的体系,其中包括《易》、《诗》、《书》、《春秋》等。这些经典不仅在学术界占据重要地位,也在中国人的思想和文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总之,《十三经概论》通过对经字的起源、经书命名的由来以及儒家经典的发展进行详细的探讨,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中国经学历史的视角。书中不仅介绍了经学的基本概念,还分析了其在历史上的演变过程,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