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四日
作者:(法)罗曼·罗兰著;贺之才译
出版时间:1935.03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页数:146
《七月十四日》是罗曼·罗兰所著的戏剧,以法国大革命中攻占巴士底狱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生动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冲突、人民的觉醒与抗争。
故事起始于1789年7月12日的巴黎,在皇花酒店,人们听闻瑞士兵进城的消息,顿时陷入恐慌。众人对局势忧心忡忡,担心皇后与贵族的阴谋会给巴黎带来灾难,于是纷纷讨论应对之策 。在这过程中,戴木澜、孔姐等人物登场,他们的言行反映出民众对自由的渴望和对贵族的不满。例如,戴木澜慷慨激昂地呼吁人们武装起来争取自由,孔姐则以犀利的言辞表达对贵族的愤恨 。
随着剧情推进,7月13日至14日,巴黎民众开始行动起来。他们在街道上修筑防御工事,准备对抗可能到来的敌人。在这期间,各种人物的矛盾冲突不断激化,如民众与士兵的冲突、不同阶层之间的矛盾等 。同时,也展现了民众内部的团结与互助,大家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努力。
7月14日,民众向巴士底狱发起进攻。这是全剧的高潮部分,狱中人员与进攻的民众形成对峙。经过激烈交锋,民众最终成功攻占巴士底狱,取得了重大胜利 。在这个过程中,何施、余兰等角色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的勇敢和智慧推动了剧情的发展 。
该剧通过对众多人物的刻画和情节的描写,深刻反映了法国大革命时期的社会风貌,展现了人民为追求自由、平等和正义而付出的努力与牺牲,也揭示了革命过程中的复杂性和残酷性,引发人们对历史和社会的深入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