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的伤口:巴尔干现势
作者:时与潮社编
出版时间:1939.09
页数:62
《欧洲的伤口:巴尔干现势》是一本关于二战前夕巴尔干地区局势的分析书籍。书中详细探讨了巴尔干地区在德国和意大利扩张主义威胁下的复杂形势。
在二十五年前,巴尔干曾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临近,巴尔干再次成为欧洲战场的焦点。德国法西斯通过灭亡捷克斯洛伐克、进攻波兰、威胁罗马尼亚等一系列行动,进一步发展了其侵略野心。英国的张伯伦和法国的达拉第的绥靖政策助长了侵略国家的嚣张气焰,使得欧洲半壁江山岌岌可危。
书中首先分析了德国对罗马尼亚的控制。德国需要罗马尼亚的石油、粮食和小麦,因此积极通过外交和经济手段将其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尽管罗马尼亚在英德之间摇摆不定,但德国实际上已经控制了罗马尼亚的经济命脉。书中指出,罗马尼亚在面对德国的压力下,逐渐失去了独立性。
接着,书中讨论了南斯拉夫的危机。南斯拉夫由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和斯洛文尼亚人组成,但其内部种族和政治问题尖锐。南斯拉夫的领导人试图通过中央集权来巩固国家,但这种做法加剧了内部的紧张局势。克罗地亚人对塞尔维亚人的统治不满,导致了一系列冲突。
书中还分析了保加利亚的现状。保加利亚在邻国的压力下,未能实现其领土要求,国内的不满情绪高涨。尽管保加利亚政府采取了谨慎的态度,但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依然强烈。
最后,书中提到希腊和阿尔巴尼亚的局势。希腊面临意大利的威胁,而阿尔巴尼亚则成为德国和意大利争夺的对象。这些地区的局势进一步加剧了整个巴尔干地区的动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