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辨伪书语


作者:白寿彝编集

出版时间:1933.04

出版社:朴社出版经理部

页数:132

相关书籍

字典四书 论语 卷6-10
唐人辨伪集语
字典四书 大学 中庸
朱子小学
万有文库第二集七百种河南程氏遗书 上中下
古书辨伪四种
朱熹
近思录
汲冢书考
古书真伪及其年代

简介

《朱熹辨伪书语》由白寿彝编集,是一部深入剖析朱熹辨伪学成就的学术著作。

朱熹所处时代,辨伪之风渐起,他凭借自身特质与方法在该领域成就斐然。自幼便具怀疑精神,对世间事物勇于探究思索,读书时力求深入理解、洞察本质,积累了丰富学识,构建起多元知识体系,为辨伪奠定坚实基础。

其辨伪方法科学严谨。于证据收集上,从多方面着手:考量作者身份与背景,判断其是否具备创作条件及动机,如确定某些书的作者非所声称之人;关注书中思想与所托之人思想的契合度,不符则疑其伪;核对书中内容与历史事实,相悖则认定有假;剖析文章风格与用词,不符时代特征者即判伪;探究书籍编撰体例与逻辑,混乱者视作伪书。同时,综合运用多种证据,相互印证,增强结论可靠性。

书中对诸多经典书籍展开辨伪。如《易龙图》,从义理、文字风格等方面判定其为近世之人拼凑佛道之说而成;《正易心法》经详细考证,认定系南康士人伪作;《书古文序》及《书孔安国传》,通过对序文、文字特点、引用资料及与伏生所传对比等分析,指出其非孔安国所作,疑点重重。在《诗》序方面,朱熹认为《小序》大多为后世陋儒附会,不符诗意,如对《葛覃》《将仲子》等诗序的剖析,见解独到。此外,对《春秋左氏传》《孟子疏》《世本》《孔丛子》等书的辨伪,皆有理有据,展现其深厚学术功底与敏锐洞察力。

该书系统梳理朱熹辨伪成果,为后世研究古代文献真伪提供重要参考,有力推动了古代文献学发展,在学术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启迪后人秉持严谨态度与科学方法对待古代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