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史


作者:陈彬龢,查猛济编著;王云五主编

出版时间:民国20

出版社:北京:商务印书馆

页数:250

相关书籍

民国丛书 第3编 35 综合类 中国邮驿发逹史
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
中国瓷器史论丛
中国历代食货志 一名,中国经济史料
中国商业史
中国娼妓史
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史
民国丛书 第4编 9 哲学·宗教类 中国名学
两汉州制考 蔡元培先生六十五岁庆祝论文集抽印本
中国骑兵战史资料 清代骑兵战史

简介

《中国书史》由陈登原著,系统阐述了中国书籍发展演变的历史,涵盖从文字创造到清代的书史内容,对研究中国文化传承意义重大。

在文字起源方面,书中探讨了多种关于文字创造者的说法,如仓颉、伏羲等,但均难确证,作者认为文字源于人类普遍本能,是对自然的模仿。

书籍制度历经多个阶段演变。竹简时期,周代册籍有用版、方、策、牒等多种形式,材质有木、竹之分,长度和字数也有相应规范 。秦汉至隋唐五代,从简策过渡到卷轴,再发展出雕版印刷。帛书在战国出现,汉代使用更普遍,纸张发明后逐渐取代帛和简策,此时书籍的装帧、格式等也不断发展。

宋、元、明、清各代的刻书与藏书事业各具特色。宋代刻书业发达,官刻、私刻、书估、书坊刻书各有发展,刻本具有纸墨精良、纂辑周详、牌记丰富等特征,但也存在版本不精、校勘疏漏等缺点。元代刻书在历经战乱后有所中兴,官家、私家刻书活跃,书坊刻书数量众多,且元刻本有多用赵体、名手书写等优点 。明代藩府刻书发展,有不少精品;私刻和坊刻虽数量多,但存在改换名目、添改脱误、用俗体字和古体字等陋弊 。清代四库全书编纂意义重大,收录丰富,对文化传承影响深远;藏书家刻书成果显著,如通志堂、雅雨堂等丛书;藏书家盛况空前,出现众多著名藏书家,他们对书籍的收藏、校勘和传承贡献巨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