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人书简
作者:(法)普雷伏斯著;李劼人译
出版时间:1924.06
出版社:上海:中华书局
页数:204
《妇人书简》是由卜勒浮斯特所著、李劼人翻译的书籍,1924年由上海中华书局出版,是“少年中国学会丛书”之一。该书以书信体的形式,展现了众多女性在爱情、婚姻、家庭等方面的经历与思考,文风细腻,情感真挚,通过女性的视角揭示了当时社会的诸多现象和问题。
一位孀居的妇人,虔诚且善良,她在给巴黎非洲得敢公会院长的信中,展现出对宗教的敬畏和对他人的关怀,她对年轻教士吕克和其未婚妻吕西央的事情十分关注,体现出她的热心肠。
一位陷入爱情困境的年轻女子,她深爱着歇鲁意得里士搭,但在爱情中充满了不安和痛苦,她对爱情的渴望和对自身处境的无奈在信件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如她害怕失去爱人,又对爱人的态度感到困惑。
结婚后的她在婚姻生活中经历了诸多变化,从最初对婚姻的憧憬到后来面临丈夫出轨等问题,她的内心世界复杂,在日记中记录了自己的婚姻历程和情感波动。
一位年轻女孩,生活在特殊的家庭环境中,她的姐姐是歌女,母亲较为顺从,她对家庭环境有所不满,同时也有着自己对爱情和未来的憧憬,如她渴望去修道院,希望摆脱当前的生活。
色西古蓬儿深爱着歇鲁意得里士搭,她在信中表达了对爱情的热烈渴望,如“我完全是一个清白人,我的身体和我的心都是十分的清新的”,展现出她对这份爱情的珍视。然而,她又充满了恐惧和不安,“我害怕你,我至的意我生恐你一得件你所‘感情的选脱’”,她对爱人的行为和态度感到困惑,担心失去爱人,这种矛盾的情感体现了她在爱情中的迷茫与挣扎。
马丹哈局尔里伦在结婚后遭遇了丈夫的背叛,她在信中回忆了婚后的种种经历,“结婚第二年你就有了一个情了”,她对丈夫的行为感到失望和愤怒,同时也对自己的婚姻产生了迷茫,思考着婚姻的意义和未来的方向,如“我们的婚姻到底怎么了?我该如何面对这样的局面?”。
西伦在日记中详细记录了自己的婚姻生活。起初,她怀着美好的憧憬步入婚姻,“我敬爱你”,但随着时间推移,她经历了初犯之夜的痛苦和困惑,“我骗了我的丈夫,有了一个情人”,她在婚姻中的情感逐渐变得复杂,既有对丈夫的爱,又有对自己行为的愧疚,同时也面临着孩子身世等问题带来的困扰。
吕西央在新婚生活中遇到了问题,她和丈夫吕克在夫妻生活方面存在不和谐,她在与朋友的交谈中表达了自己的疑惑和不安,“我不常常想到上面的何苦服筋去”,她对婚姻中的亲密关系感到迷茫,不知道如何应对这种情况,这反映出新婚夫妇在婚姻生活中可能面临的挑战。
书中多位女性的经历展现了女性在婚姻中的无奈处境。如马丹哈局尔里伦在面对丈夫的出轨时,虽然愤怒但却感到无力改变,“我是一个有直操的我很你的我此刻你的这便是追我来可是你希望要我的胃口”,她的话语中透露出对婚姻中不平等地位的无奈和对丈夫行为的无奈接受。
女性在爱情和婚姻中的情感丰富多样,她们的选择也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色西古蓬儿在爱情中挣扎,她的选择既受到内心感情的驱使,也受到社会对女性贞操观念的束缚;爱夫乃时克阳克则渴望摆脱家庭环境,她对修道院生活的向往是对现有生活的一种反抗,同时也反映出女性在当时社会中寻求改变命运的渴望。
《妇人书简》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女性在爱情、婚姻中的复杂情感和经历,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中女性的地位和面临的困境。作者通过书信体的形式,让读者能够深入了解女性的内心世界,感受到她们的痛苦、迷茫与挣扎。这本书不仅是对女性情感的倾诉,也是对当时社会现象的一种批判,揭示了婚姻制度、社会观念等对女性的束缚。从文学角度看,其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真实的人物刻画使作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让读者对那个时代女性的生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引发了对爱情、婚姻和社会公平性的深入思考。
我亲爱的朋友,我们结婚的日子,你还记得吗?那一天的情景仿佛还在眼前,可如今,我们的生活却已变得如此不同。
爱情,到底是什么?是甜蜜的承诺,还是痛苦的折磨?我在这爱情的迷宫里迷失了方向,找不到出口。
婚姻,就像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我在这城中经历了风雨,却不知是否能见到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