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捐纳制度
作者:许大龄撰
出版时间:1950.06
出版社:燕京大学哈佛燕京学社
页数:170
《清代捐纳制度》是许大龄研究清代政治制度的重要著作,系统梳理了清代捐纳制度的起源、演变及其对社会的影响。该书分为绪论、沿革、组织、影响三大部分,深入剖析了这一“秕政”的历史脉络。
书中指出,清代捐纳制度承袭自明代景泰年间的纳粟事例,康熙十四年(1675年)因平定三藩军需浩繁而正式确立。该制度允许民众通过捐纳银两或粮食获取官职,分为实官捐和虚衔捐两类。随着时间推移,捐纳范围从地方佐杂扩展到道府要职,形成了一套复杂的银数标准和铨选规则。
作者通过详实的档案资料,揭示了捐纳制度如何从临时筹款手段演变为常设制度。康熙朝为“开创期”,雍正至道光属“因袭期”,咸丰以降进入“变更期”,捐例日益泛滥。书中收录多份珍贵捐照图片,如光绪年间的监照和实官捐照,直观展现了捐纳的实际运作。
该书特别强调捐纳制度对吏治的腐蚀作用,指出其导致“仕途浊乱,贪鄙成风”。尽管清廷屡次诏停,但终清之世未能根除,成为财政困窘时的应急之策。著作资料翔实,论证严谨,是研究清代政治史和社会经济史的重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