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素问 上、下


作者:唐·王冰

出版时间:1931.04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页数:514

相关书籍

钦定四库全书 子部 黄帝内经素问 卷8-9
钦定四库全书 子部 黄帝内经素问 卷23-24
钦定四库全书 子部 黄帝内经素问 卷19
钦定四库全书 子部 黄帝内经素问 卷2-3
黄帝内经素问
钦定四库全书 子部 黄帝内经素问 卷22
钦定四库全书 子部 黄帝内经素问目录 卷1
钦定四库全书 子部 黄帝内经素问 卷14-15
钦定四库全书 子部 黄帝内经素问 卷16-18
医统正脉全书 黄帝内经素问 卷9-14

简介

《黄帝内经素问》是一部中医理论著作,由唐?王冰撰。该书全面阐述了中医的基本理论和诊疗方法,涵盖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多个方面,对中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是中医学习和研究的重要经典。其主要内容包括:

中医基础理论

阴阳五行学说

详细阐述了阴阳的基本概念,如在《阴阳应象大论》中提到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强调阴阳是宇宙万物的根本规律,对人体生理病理有着重要影响。

深入解释了五行(木、火、土、金、水)与人体五脏(肝、心、脾、肺、肾)、五体(筋、脉、肉、皮、骨)、五官(目、舌、口、鼻、耳)等的对应关系,以及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原理,如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人体生理结构与功能

系统介绍了人体的五脏六腑,包括它们的生理功能、相互关系等。如《灵兰秘典论》中对十二脏腑的功能进行了形象比喻,“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等,阐述了各脏腑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讲述了人体经络系统,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等的循行路线、生理功能以及与脏腑的联系。如 “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 详细描述了手太阴肺经的起始、走向和所联络的脏腑。

病因病机

病因分类

指出病因可分为外感邪气(如风、寒、暑、湿、燥、火六淫)和内伤病因(如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逸失度等)。如《生气通天论》中提到 “风者,百病之始也”,强调风邪在致病因素中的重要性;《阴阳别论》中论述了情志失调对五脏的影响,“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女子不月”。

阐述了邪气侵袭人体的途径和发病机制,如外感邪气多从皮毛、口鼻而入,内伤病因则与人体的正气强弱、脏腑功能失调等密切相关。

病机变化

分析了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阴阳失调、气血津液失常等病机变化。如阴阳失调可表现为阴阳偏盛、阴阳偏衰、阴阳互损等,气血津液失常可导致气滞、血瘀、血虚、津液不足、水液停聚等病理状态。

探讨了脏腑病机,如五脏六腑的虚实变化、功能失调等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如 “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 描述了肝病的症状表现与病机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