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新语 下


作者:(唐)刘肃著

出版社:上海进歩书局印行

页数:90

相关书籍

隋唐嘉话 大唐新语
大唐新语 上
唐新语
白香山诗后集 新式标点 下
唯识新著四种
世说新语 下
广东新语 7
大清中枢备览 第2本 下
大清中枢备览 第1本 下
大清中枢备览 第1本 下

简介

《大唐新语》是唐代文人刘肃于开元年间编纂的一部笔记小说集,共十三卷,记录了唐高祖武德元年至唐玄宗大历末年约一百年的历史轶事与人物言行。全书以“分门别类”的体例编纂,内容涵盖政治、军事、文化、伦理等广泛领域,旨在通过生动具体的故事传递治国理政的经验与道德训诫。

刘肃在书中自称继承东汉荀悦《汉纪》的纪传精神,强调“轶文旧事足资劝戒”,主张以历史为镜鉴。全书分为三十个门类,如“匡赞”“极谏”“公直”“忠烈”等,每类聚焦特定主题,收录帝王将相、文人墨客的言行片段。例如《匡赞》门记载唐太宗任用房玄龄、杜如晦为相的故事,展现其知人善任的政治智慧;《极谏》门则记录魏徵、褚遂良等忠臣直谏的典故,凸显直言进谏的重要性。这些故事多以对话体呈现,语言简练生动,兼具史料价值与文学趣味。

书中不仅记录正面典范,亦不避讳揭露统治阶层的弊端。如《酷忍》门揭露武则天时期酷吏周兴、来俊臣的暴行,《谗佞》门批评中宗时期韦后专权乱政。这种客观真实的笔法,使得《大唐新语》超越普通野史,成为研究唐代社会风貌的重要史料。此外,刘肃在编纂时注重考据,对传闻轶事多注明出处,如引用《资治通鉴》《旧唐书》等典籍进行佐证,增强了内容的可信度。

作为一部兼具历史性与文学性的作品,《大唐新语》对后世笔记小说的发展影响深远。其叙事风格简洁明快,善于通过细节刻画人物性格,如《聪敏》门中记载杨炯机敏应对隋炀帝提问的轶事,寥寥数语便凸显人物才华。同时,书中蕴含的儒家伦理观念,如忠君爱国、清廉正直等,也成为后世士人修身立德的典范。清代学者评其“虽非正史,实为史家之别裁”,足见其在文学史上的独特地位。

该书现存版本多为明清刻本,其中以“局校印”本较为通行。作为研究唐代政治文化的重要参考资料,《大唐新语》不仅为后世提供了丰富的历史素材,更以其生动的叙事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