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轩笔录 下


作者:(宋)魏泰著

出版社:上海进歩书局印行

页数:62

相关书籍

东轩笔录 下
东轩笔录 上
东轩笔录 上
东轩笔录 一、二
东华录 咸丰 卷36-41
墨庄漫录 下
十一朝东华录详解 卷14
然犀录 下
经方实验录 第1集 卷下
东京梦华录

简介

《东轩笔录》是北宋魏泰编撰的一部具有重要价值的文言轶事小说,成书于宋元祐九年(1094年)。魏泰字道辅,晚号临汉隐居、汉上艾人,襄阳人。他博极群书,长于诗文,年轻时恃才豪纵,曾因殴打主考官而未能考取进士,后便隐居。虽终身未仕,但他与王安石、王安国、王雱、黄庭坚、黄大临、徐禧、章惇等众多朝野人士交往甚密,积累了丰富的见闻,为《东轩笔录》的创作提供了充足的素材。

全书共十五卷,体例为无类别、无次序、无标题的随笔杂著,主要记载北宋太祖至神宗六朝旧事。其中,仁宗、神宗两朝的事居多。由于魏泰与上层人物交往频繁,对政局内情十分熟悉,所以书中对当时历史人物事迹的记述尤为详细,特别是关于王安石变法的记载,具有极高的史学研究价值。比如,书中记载的《吕惠卿与王安石书》,是了解吕、王二人关系的重要材料;卷六所记曾布与王安石的事,表明曾布因反对市易法被黜后,与王安石仍有交情,并非势不两立。

此外,该书还对贪污贿赂、趋炎附势、狼狈为奸等不良现象时有揭露。在卷十中,记录了宋英宗打击报复、庇护皇亲的事实,以及宋仁宗庇护宠臣陈恭公之嬖妾张氏杀女奴等内容。不过,这本书所记也存在一些失实之处,曾多次遭到时人批驳,像《旧闻证误》《容斋随笔》等书就对其进行了不少纠正。并且,魏泰人品不佳,时人认为他无行却有口才,常为乡里所苦,还喜欢伪充他人著书,所以晁公武在《郡斋读书志》中认为他的是非议论多不可信,马端临在《文献通考》中也表示此书皆用私人喜怒诬蔑前人。但清《四库全书》本《东轩笔录》卷首《提要》认为,除去恩怨报复的部分,书中所记杂事大多还是具有参考价值的,能为研究、考据古史提供帮助。而且,宋人朱熹在《五朝名臣言行录》和《三朝名臣言行录》中引用此书多达三十六条,在二百二十五种引书中位居第五。

《东轩笔录》在各家目录书中皆有著录,不过卷数记载有所不同。常见刊本有明嘉靖时沈敕楚山屋本、《稗海》本、《四库全书》本和《笔记小说大观》本等。如今,1983年中华书局出版的点校本较为流行,此本以明嘉靖本为底本,参校各本及节选本,并参考有关书籍而成,书后还附有新辑佚文和各家著录题跋以及有关魏泰生平史料等资料,十分便于研究和阅读。总体而言,《东轩笔录》在宋人笔记中,是史料价值较高的一种,是研究北宋历史及人物事迹的重要参考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