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六大画家
作者:陆高谊主编
出版时间:民国34.06
出版社:世界书局
页数:284
本书主要介绍了清初六大家(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吴历、恽寿平)的生平事迹、艺术风格、代表作品以及他们在画坛的地位和影响,同时也涉及了一些与他们相关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传承。通过对这些画家的详细阐述,展现了清初画坛的繁荣景象和独特风貌,为研究中国古代绘画史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生于1592年,卒于1680年,字逊之,号烟客等,江苏太仓人。出身官宦世家,祖父王锡爵为明朝首辅,父亲王衡是翰林编修。自幼受家庭熏陶,喜爱绘画,师从董其昌,与当时文化名流交往密切,在书画领域颇具声望。
绘画风格深受董其昌影响,崇尚南宗山水画法,追求笔墨韵味和意境表达。早期作品较为拘谨,后逐渐形成自己独特风格,笔墨苍润松秀,构图严谨,气韵醇厚。其山水画多描绘江南山水景色,代表作有《仙山楼阁图》《南山积翠图》等,展现出深厚的传统绘画功底。不仅自己在绘画上成就斐然,还培养和影响了众多后辈画家,如王翚、吴历等,在清初画坛具有重要的引领和传承作用。他的艺术理念和绘画技法对后世山水画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被誉为“清初画坛领袖”。
家族在当地地位显赫,家族成员多有文化艺术方面的成就。与董其昌、陈继儒等文化名人交往频繁,常一起切磋画艺、交流文化。与王鉴关系密切,两人在绘画风格上相互影响,共同推动了清初画坛的发展,为当时文化艺术的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1598年出生,1677年去世,字元照,号湘碧等,太仓人。为明代著名文人王世贞的曾孙,家族文化底蕴深厚。崇祯六年中举人,后官至廉州知府,入清后不仕,专心于绘画创作和艺术研究。
绘画风格继承南宗传统,在吸收前人技法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擅长山水,笔墨沉雄古逸,设色浓艳而不失清雅,作品富有层次感和立体感。对传统绘画技法研究深入,尤其对董源、巨然、黄公望等大家的技法领悟独到,所作山水多有古人遗意,同时又能展现出自己的个性和风格,如《梦境图》《仿黄公望山水图》等。与王时敏一起,成为清初画坛“娄东派”的代表画家,对后世山水画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其绘画风格和艺术理念在画坛传承发展,影响了众多追随者。
和王时敏交往密切,两人相互切磋画艺,共同探索山水画的发展方向,在绘画风格上既有相似之处,又各具特色。他们共同倡导南宗绘画理念,培养和影响了一批画家,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绘画流派,对清初画坛的格局和发展趋势起到了重要的塑造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