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版画集
作者:中华全国木刻协会编
出版时间:1948.12
出版社:晨光出版公司
页数:108
《中国版画集》系统梳理了中国新兴木刻从 1929 年至 1945 年及之后的发展历程,是研究中国现代美术史的重要资料。
1929 - 1937 年为起始阶段,新兴木刻因社会动荡与民族苦难而生,虽受国外作品影响存在模仿现象,但在各地兴起诸多团体,如上海的“一八艺社”、杭州的“木铃木刻社”等,为其发展奠定基础,只是初期在创作独立性与影响力上尚显薄弱。
1937 - 1945 年抗战期间,木刻迎来重要发展阶段。全国木刻工作者团结于“中国全国木刻界抗敌协会”,积极开展创作与宣传活动。作品大量涌现于报章及宣传品,题材紧密围绕抗战,如描绘战争场景、民众抗争与生活百态等,且在创作形式上不断探索,画面风格从阴暗转向明朗,人物形象更具中国特色,有力推动了木刻艺术发展,在国际上也获认可,如在苏联、英美等国展出受好评。
抗战胜利后至 1945 年为第三阶段,表面看似沉寂,实则持续发展。创作题材拓展至多样生活领域,为形式创新提供契机,在氛围营造与艺术表现上更成熟,诞生诸多佳作。期间举办多次全国性木展,作品传播至国内外多地,如日本、法国等,还出版了《抗战八年木刻选集》等作品集,众多木刻家积极创作,在普及与提高木刻艺术方面不懈努力,使新兴木刻在不同时期社会背景下保持活力,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