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小修日记 游居柿录 第1-13卷
作者:(明)袁中道撰;阿英校点;施蛰存主编
出版时间:民国24.09
出版社:上海杂志公司
页数:375
《游居柿录》是明代文学家袁中道将自己的日记整理而成的文集,曾以《袁小修日记》之名印行。袁中道是“公安派”的领袖之一,字小修,号“石头居士”,湖北公安人,与兄长袁宗道、袁宏道并称“三袁”,同为公安派,其文学主张与袁宏道基本相同,强调性灵,“以意役法,不以法役意,一洗应酬格套之习” 。他较两位兄长去世得晚,晚年目睹模仿公安派的文人出现“为俚语,为纤巧,为莽荡”的流弊,又形成了以性灵为中心兼重格调的思想。
《游居柿录》反对复古拟古,认为文学应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天下无百年不变之文章”,提倡真率,抒写性灵。作品内容丰富多样,其中既有对自然山水的生动描绘,如描绘洞庭湖时,“洞庭为沅湘等九水之委,当其涸时,如匹练耳;及春夏间,九水发而后有湖”,将洞庭湖的变化刻画得细致入微,展现出其独特的风貌;又有对个人经历和情感的真实记录,像在记载兄长袁宏道弥留之际的场景时,“忽中郎室中老妪呼余入内云:‘夜中便三四次血,几昏去,得不便,则可望活。’予私自哭泣,安慰之”,字里行间流露出浓浓的手足亲情;还涉及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思考,如记录廷试时,“当事者以赝元之弊,防闲甚严,暴烈日中,饥渴并至,立穷则跪,跪久复立,墨既易燥,又防其渗,日西始竣”,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科举考试的严苛与考生的艰辛。
袁中道的日记写得精粹,他的文字风格独具特色,以简洁流畅的笔触,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娓娓道来,毫无雕琢之感。无论是描写自然景色时的情景交融,还是叙述个人经历时的直抒胸臆,都展现出较高的文学水准。《游居柿录》对后世日记体散文的创作有一定的影响,为研究明代的社会生活、文化风貌以及文人的思想情感等方面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是一部值得深入品读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