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聊斋志异 新式标点
作者:沈世荣标点;章禾校阅
出版时间:民国25.03
出版社:大达图书供应社
页数:130
《后聊斋志异》是一部仿《聊斋志异》风格的清代志怪小说集,收录了众多充满奇幻色彩的短篇故事。全书以精炼的文言文写成,内容涵盖神鬼精怪、奇人异事、因果报应等题材,展现了古代民间信仰与奇幻想象的交融。
开篇《神针》讲述了神医许大婢以针灸之术悬壶济世的故事。他凭借一枚银针治愈无数疑难杂症,甚至能让病入膏肓者起死回生,其医术之精妙引得乡人敬若神明。文中穿插其子许显继承父业却因医德有亏遭天谴的情节,暗含"医者仁心"的劝世深意。
《龟戏蜃》描绘了金陵名士金点甫与秦淮名妓雪香的奇遇。二人月夜泛舟时遭遇龟精幻化的妖物,在惊涛骇浪中窥见海市蜃楼的奇幻景象。故事以"狂士险作波臣鬼,空留江心月照人"作结,暗讽文人沉溺风月的虚妄。《鱼痼》则通过嗜鱼成疾的湖州商人吐出鱼形毒虫的怪诞情节,警示世人贪欲伤身的道理。
书中不乏帝王轶闻,《蛤中佛》记载汉文帝因在蛤蜊中发现佛像而终身戒食蛤蜊,展现帝王对神佛的敬畏。《飞龙》篇描述古战场飞龙现世的奇观,将神话元素融入历史叙事,凸显古代天人感应的思想。另有《城隍试》讲述秀才文宗秀在冥府应试的故事,通过阴司对人间伦理的审判,折射出清代士人的道德焦虑。
部分篇章具有鲜明社会批判色彩。《利蠹》刻画江西富商为富不仁终遭阴司惩罚,《烟癖》揭露鸦片毒害之烈,《恶嫗》鞭挞乡间恶霸欺凌寡妇的丑行。这些故事在志怪外衣下,真实反映了清代社会的种种弊病。全书以《祈雨文》作结,记录县令周镐为民祈雨的感人事迹,体现儒家仁政爱民的思想内核。
该书承袭蒲松龄"写鬼写妖高人一等"的创作传统,在奇幻叙事中融入现实关怀,既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又包含深刻的人性洞察,堪称清代志怪文学的重要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