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史
作者:(日)伊东忠太原著
出版时间:1937
出版社:北京:商务印书馆
页数:324
《中国建筑史》由伊东忠太原著,陈清泉补译,是一部系统阐述中国建筑发展历程的著作。
本书开篇从中国建筑在世界建筑界的位置切入,介绍中国建筑所属的东方建筑体系,对比西方建筑,凸显其独特性。同时,剖析了外国人对中国建筑的看法,指出早期研究存在的片面性与误解。书中还探讨了研究中国建筑的方法,强调书籍考证与实地勘查相互结合的重要性,以及从文字研究建筑文化内涵的价值。
在内容编排上,本书以历史发展为脉络,分前期和后期详细论述中国建筑的演变。前期涵盖有巢氏以前至汉代的建筑,介绍了各时期建筑的特点,如周代建筑已具备中国建筑的诸多特性,都城和宫殿的规划体现了当时的制度和文化;秦代建筑规模宏大,长城、阿房宫等展现了强大的国力;汉代建筑在融合多种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发展,佛教建筑开始兴起。后期讲述三国至隋代的建筑,这一时期佛教盛行,佛教建筑大量涌现,书中列举了敦煌、云冈、龙门等石窟以及诸多佛寺的建筑特色,同时介绍了道教建筑的发展和陵墓建筑的特点。此外,对建筑装饰花样、色彩运用、材料与构造等方面也进行了深入探讨,展示了中国建筑装饰的丰富多样、色彩运用的独特理念以及材料和构造的发展演变。
这部著作内容丰富、图文并茂,为研究中国建筑的历史、文化和艺术提供了全面而详实的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