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虚文字记
作者:(民国)唐兰撰
出版时间:1934
页数:168
《殷虚文字记》由唐兰所著,是甲骨文字研究领域的重要著作。
书中对大量甲骨文字进行了考释,共计七十四字,涵盖祭祀、天象、动植物、器物、人名、地名等诸多方面,为深入探究殷商社会提供了关键线索。例如“屯”字,作者通过对字形演变及卜辞中相关辞例的细致分析,认为其本象花形,在卜辞中常被借为纪时之字,与“春”字存在紧密联系,此观点为研究殷商时期的时间观念和农业生产周期提供了新的视角。“羽”字的考释也颇具创见,通过对比不同甲骨文字形,指出其象鸟羽,在卜辞中既有纪时的含义,也有作为祭名等其他用法,这有助于了解殷商时期的宗教祭祀活动和时间记录方式。
在考释方法上,作者秉持严谨的治学态度,综合运用字形分析、辞例对照、历史文化背景考察等多种手段。在分析“明”字时,不仅详细探讨了其字形从羽从日的演变过程,还结合卜辞中“明”字的具体使用语境,认为其最初可能是借羽毛的羽表示羽日形字,后来加注日旁成为“明”字,这种多维度的考释方法使研究结论更具说服力。
此外,书中对文字的音韵、假借、引申等现象也进行了深入探讨,梳理了文字之间的演变关系和内在联系。如对“章”字的研究,从其在卜辞中的用法、与其他字的关联以及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等方面展开,揭示了文字发展的复杂性和规律性。
《殷虚文字记》凭借其丰富的考释内容、科学的考释方法和深入的理论探讨,为甲骨学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对推动古代文字学、历史学、文化学等相关领域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是研究殷商文化和古代文字演变不可或缺的重要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