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序目决疑


作者:(民国)邵瑞彭撰

出版时间:1932

出版社:大梁

页数:224

相关书籍

康熙字典 总目、序
史学丛书 初集 史表功比说/史记天宫书补目/楚汉诸侯疆域志/史汉骈枝/汉书人表考 7
张三丰全书 序 靈宝畢法上至靈宝畢法下
张三丰全书 序 卷3-4
弘明集 序 目录 卷1-7
张三丰全书 序 卷1-2
弘明集 序 目录 卷8-14
张三丰全书 序 卷5-6
中文图书编目法
张三丰全书 序 卷1-3

简介

《尚书序目决疑》是清代学者邵瑞彭所著的经学研究著作,聚焦《尚书》篇目的真伪、分合及传授源流问题,通过考据与辨析,力图解决历代关于《尚书》序目争议的核心疑难。

全书以考证《尚书》百篇体系为核心,首先追溯孔子编定百篇的原始框架,指出伏生所传今文二十九篇与孔壁古文五十八篇(含逸篇)的篇目差异,辨析汉代以来关于“太誓”篇的争议——伏生本无而河内女子所献、附于古文的“太誓”实为后人依托,非孔子原百篇内容。作者通过分析马融、郑玄等注疏,结合《史记》《论衡》等文献征引,论证“太誓”的晚出性,指出其文辞浅露、含符瑞之说,与孔子删定典籍的典雅风格相悖,当属汉代纬书思潮影响下的产物。

书中深入探讨孔壁古文的篇目构成,认为西汉古文经四十六卷包含存篇二十九、逸篇十六及《书序》一卷,与今文二十九篇在篇目、文字上存在系统差异。针对魏晋以来伪古文《尚书》二十五篇的窜乱,作者考辨其篇目割裂、文义抵牾之处,强调应以汉代经注为据,剥离后世附会,还原孔壁古文原貌。

邵瑞彭的考证注重校勘与义理结合,既梳理篇目分合的历史脉络,如《康王之诰》与《顾命》的分合、《盘庚》篇数之争,也辨析“三科”(存篇、逸篇、亡篇)分类逻辑,揭示汉代经师因应政治需求对篇目体系的调整。其研究打破信古与疑古的简单对立,主张以实证态度审视经文源流,为《尚书》学研究提供了兼具考据深度与体系化的方法论启示。

全书以细密的文献比勘为基础,旁征博引,层层递进,既解决具体篇目争议,又构建起对《尚书》经传体系的整体认知,堪称清代考据学在经典研究领域的典范之作,对当代经学、文献学研究仍具重要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