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雅正名评
作者:(民国)汪云石著
出版时间:1936
出版社:章氏国学讲习会
页数:132
《尔雅正名》是一部专注于古代词语正名与训诂的学术著作,具体成书时间与作者未详,文献中可见民国时期学者潘承弼、孙世扬等参与校勘。全书围绕《尔雅》经典内容,对其中名物、词汇的文字形体、读音、含义进行考证,纠正历代传抄讹误,探讨字词本义与引申义,体现了严谨的小学研究风格。
全书以条目形式逐字疏证,涉及天文、地理、草木、虫鱼、鸟兽等多个领域。例如考证“廓”本义为“大”,通“郭”;“贡”与“献”义通,体现古代礼制用词特点;对“鲜”“岂”等字的异体、通假现象详加辨析。书中不仅征引《说文》《广雅》等字书,亦参照《左传》《史记》等经史典籍,旁征博引,考据严密。如论“夔”为神兽名,结合《山海经》记载佐证;释“瑚琏”为宗庙礼器,引《论语》注疏强化论据。
作者以“正名”为核心,强调文字使用的规范性,辨析名实关系,纠正俗体讹误,如指出“杭”为“航”的借字,“蟹”本作“蠏”等。其研究不仅局限于文字本体,亦关注词语背后的文化内涵,如通过“社稷”“宗庙”等词探讨古代礼制文化,透过动植物名称考证古代生态与生产实践。
该书体现了民国学者对传统小学的继承与发扬,为研究古代语言文字、名物制度及文化史提供了重要参考,虽条目琐细,却处处见学术功底,是近代语言学与文献学领域的扎实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