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民食政策史


作者:冯柳堂著

出版时间:民国26.04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页数:300

相关书籍

中国历代食货志 一名,中国经济史料
中国历代战争史
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中国官僚政治之经济的历史的解析
近代中国史料丛刊 17 癸亥政变记
中国历代党争史 第3版
中国文学史隋唐五代文学作品选 第5集 传奇变文
中华民国历史四裔战争形势全国
梁山伯与祝英台 越剧演出本
中国历史上的农民战争
中国历史大系古代史 殷代奴隶制社会史

简介

《中国历代民食政策史》由冯柳堂编著,聚焦中国历代民食政策,旨在梳理各时期政策措施、探讨其演变规律及影响,为研究中国经济史和社会发展提供丰富资料。

本书先追溯中国谷物起源,如黍稷、稻、麦等的种植历史,探究其在不同地域的分布和发展,展现古代农业生产的基础。接着从虞夏商周开始,详细阐述各朝代民食政策。虞夏商周时期,重视农业生产,制定了如教民稼穑、规划土地利用等政策,还建立了应对荒年的制度 。春秋战国有孔孟、管仲、李悝等思想家提出的民食理念和政策,如孟子主张“不违农时”,管仲注重粮食储备和物价调控 。秦汉至明清,常平倉制、义仓制度、屯田政策等不断发展演变,各朝代根据自身情况调整政策以保障民食,如汉代的常平仓在稳定粮价、救灾备荒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唐代两仓(常平仓和义仓)的兴废及对关中民食的调节;宋代义仓的起伏、青苗法与常平倉的关系等。

书中还涉及到历代灾荒救济、粮食贸易管理、农业生产保护等内容。灾荒时采取放粮、赈济等措施;在粮食贸易上,既有对粮食出口的限制,也有对洋米输入的管理;同时通过植树造林、指导农事、兴修水利等手段促进农业生产 。本书通过丰富的史料,全面呈现了中国历代民食政策的全貌,为理解古代社会经济运行和民生保障提供了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