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然居士文集 2
作者:(元)耶律楚材撰
页数:164
《湛然居士文集》是元代耶律楚材的诗文集,在我国文学和历史研究领域有着重要地位。耶律楚材,字晋卿,法号湛然居士,是辽东丹王突欲八世孙,他自幼聪慧过人,博览群书,精通天文、地理、律历、术数以及释老、医卜等学问,下笔成文,文采斐然。
这部文集最早编成于公元1233年(蒙古窝阔台汗五年),由当时中书省都事宗仲亨辑录,共9卷,也就是现在文集的前9卷。后来又有人补辑了公元1233 - 1236年的作品,形成了后5卷,最终构成了如今通行的14卷本。《四库全书》收录的也是这一版本。其版本众多,除《四库全书》本和清光绪元年(1875)袁昶刻渐西村舍丛刻本外,还有明抄本和《四部丛刊》本等。1986年中华书局出版的版本,由谢方以《四部丛刊》本为底本,与渐西村舍本互校,添加新式标点,并根据王国维的《耶律文正公年谱》在诗文题后附以系年,书后还辑录了一些正史外有关耶律楚材的资料,十分便于阅读。
文集中诗文众多,其中文约100篇,诗共660余首,以诗为主,也包含一些序、疏等文章。耶律楚材曾旅居西域前后达10年之久,这期间他创作了大量的西域诗,这些诗作都是他亲至其地、身历其境后写成的,具有极高的价值,不仅生动描绘了祖国北方及西域的自然景物和少数民族的生活画面,别开生面、独具一格,表达了他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还为我们研究西域地区民族历史提供了重要史料。同时,文集中还保存了不少不见于正史的重要史料,像窝阔台的医官郑景贤的事迹,以及一些关于西辽遗事的诗文,都能很好地补充正史的不足,是研究西辽史不可多得的资料。
从文学价值上看,耶律楚材的诗作特点鲜明,他的作品求实、通俗、一气呵成,毫不矫饰。元人王邻评价其文章“以薄云天”,称赞他兼有贾谊、司马相如、李白、杜甫、苏轼、黄庭坚等大家的优点。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则认为其诗语本色,不以研炼为工。由于耶律楚材入元时间早,又位居名相,他的诗文尤其是诗,对元代后来的少数民族诗人和汉族诗人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清顾嗣立在《元诗选》中选其诗130首,并评赞说“雄篇秀句散落人间,为一代词臣倡” 。《湛然居士文集》无论对于研究元史、西域史地,还是探讨古代文学的发展,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