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因脉治


作者:(明)泰昌遇篡

页数:120

相关书籍

脉因证治 卷1-2
脉因证治 2
脉因证治 卷3-4
证因脉治 2
证因脉治 3
中国医学大成 脉因证治 3
中国医学大成 脉因证治 2
中国医学大成 脉因证治 1
医统正脉全书 秘传证治要诀 73 卷6-11
医统正脉全书 伤寒医鉴 秘传证治要诀 71、73 卷1-5

简介

《证因脉治》由秦之桢著,是一部系统阐述病症、脉象与治疗方法的中医典籍。本书内容丰富,涵盖多种病症,对中医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书中开篇指出诸多病症存在混淆误治的情况,强调要明确病症的本质,准确区分外感与内伤。如对于伤寒和直中症,应依据症状和脉象仔细辨别,避免错误用药 。在阐述虚症时,强调要分辨先天与后天的不足,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用温阳或滋阴的药物,如八味丸、六味地黄丸等,同时指出用药不当会导致病情加重 。

书中详细论述了中风、四肢不举、口眼㖞斜、伤寒等多种病症。对于中风,分为外感中风和内伤中风,分别描述其症状、脉象及治疗方法。外感中风有身热、口噤、四肢拘急等症状,脉象浮,治疗根据不同情况选用小续命汤、麻黄汤等;内伤中风则表现为平居无病突然倒地,或身不遂、口眼㖞斜等,治疗需根据气血虚实选择合适的方剂 。

在伤寒方面,详细介绍了伤寒的各种症状,如太阳表症的身疼、脊强、目痛等,阳明症的发热、口渴、大便干结等 。根据脉象和症状判断病在何经,进而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如麻黄汤、桂枝汤用于解表,大承气汤、小承气汤用于泻下等,同时强调了使用下法的时机和注意事项 。

此外,本书还对中寒、中热、中暑等病症进行了讨论,明确其症状、病因和治疗原则。中寒是人体真阳素虚,寒邪直中三阴,治疗以温阳散寒为主;中暑有中热(无表邪之热病)和寒热病(有表邪之热病)之分,治疗方法也因症状和脉象而异 。书中的这些内容为中医从业者提供了全面的病症诊疗思路,有助于提高临床诊断和治疗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