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校正经脉腧穴记诵编


作者:张寿颐撰

页数:182

相关书籍

校正图注难经脉诀 卷1-4
校正图注难经脉诀 卷1-2
饮冰室全集 第15版
史学丛书 第2集 魏书校勘记/新旧唐书互证 27
断鸿零雁记 新式标点
丛书集成初编 3280 使德日记 英轺私记 澳大利亚洲新志
曾国藩日记 新式标点
校正图注难经 卷1
校正濒湖脉学
校正图注难经 卷1 2

简介

《新校正经脉腧穴记诵编》是一部中医经络学经典文献的校注整理之作,主要围绕手厥阴心包经与三焦经的经脉循行、穴位定位及临床应用展开。全书以《黄帝内经》《难经》等古籍为基础,结合历代医家的注释与实践经验,对经脉系统的运行规律、穴位分布及其临床价值进行了系统梳理与考证。

书中详细阐释了手厥阴心包经的循行路径,指出其“循胸出肠下腋三寸,上抵腋下,循入太阴少阴之间”的特点,并强调该经与心主血脉的密切关联。通过对比《大素》《脈经》等不同版本,揭示了“包络三字”的学术争议,指出心包经在维护心神、调节气血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对三焦经的循行路线进行了深入分析,明确其“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的功能划分,强调其在人体水液代谢与脏腑协调中的核心地位。

本书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不仅考证了经脉穴位的准确分寸(如“天池穴腋下三寸”“曲泽穴肘内横纹”),还通过歌诀形式简化记忆,便于后学掌握。在学术传承方面,作者批判了部分后世医家对经脉走向的误读,提出“经脉贯藏府,而非各自为政”的观点,强调血管网络与脏腑功能的整体性。书中还收录了大量临床案例,佐证了经脉学说在辨证施治中的实际应用价值。

该书语言凝练,考据严谨,既保留了古籍的原貌,又融入了现代医学视角的分析,是中医经络学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其对经脉系统内在联系的揭示,为当代针灸推拿、养生保健等领域提供了理论支撑,体现了传统医学“天人合一”的整体观与动态平衡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