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讳举例
作者:陈垣
出版时间:1933
页数:219
《史讳举例》由陈垣所著,是一部系统研究中国古代避讳现象的学术专著。
书中详细阐述了避讳的方法,如改字法,像汉时为避刘邦讳,“邦”字多被改为“国”;空字例,在涉及避讳字时作空处理;缺笔法,将避讳字的笔画缺省书写;改音例,虽有此说但实际行之甚少。避讳的种类丰富多样,涵盖避帝王名讳改姓、改官名、改地名、改干支名等诸多方面,如“弘”字因避讳常被改为“宏”或“洪”,官名“中常侍”曾因避刘秀讳改为“中侍”,“恒山”为避汉文帝讳改为“常山”等。
在避讳对史实的影响上,因避讳改字常导致错误或文意不明,如因避唐讳,“渊”字缺笔致使“拼泉”与“底”字混淆;还会出现一人多名或一地多名的情况,增加了历史研究的复杂性。同时,书中也提及避讳学的注意事项,包括嫌名、二名偏讳、已祧不讳、数朝同讳等特殊现象,并分析其在不同朝代的表现与演变。
此外,本书还深入探讨了避讳学的利用价值,通过对避讳情况的分析可判断书籍版本的年代、辨别史料的真伪、确定人物或事件的时代等。例如,依据书中避讳与否及避讳字的特点,能推断某文献是北宋还是南宋刻本,或某历史记载是否准确可靠。该书旁征博引,从先秦至清代,对大量史书、碑刻、文集等资料进行梳理分析,为历史研究者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思路与方法,对古代文化、历史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