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笔记 5
作者:钱时撰
出版时间:1935
出版社:北京:商务印书馆
页数:146
《两汉笔记》为宋代钱时所著,属史评类著作,以《汉书》《后汉书》的内容为纲,对两汉时期的历史事件、人物进行深入剖析并给出论断。
书中对楚汉相争及汉初历史的讨论细致入微。在分析刘邦和项羽的行为时,指出刘邦能得民心在于其宽大长者的形象,入关后与秦民约法三章,深受百姓拥护,为汉朝的建立奠定基础;而项羽残暴嗜杀,失去民心 。对萧何、张良等人物,钱时也有独特见解。他认为萧何先入秦丞相府收藏图籍意义重大,使刘邦能知晓天下形势,但同时也指责萧何未能收藏六经,致使汉朝制度存在缺陷;对于张良,虽肯定其辅佐刘邦的功绩,却也批评他在一些问题上见识不足,如对封建制度的看法 。
书中对汉朝的政治制度、政策也进行了探讨。在封建制度方面,认为古代封爵有严格制度,汉朝大封同姓王的做法存在隐患,容易导致地方势力坐大,威胁中央政权 。对于汉初与匈奴的和亲政策,钱时持批判态度,认为这是汉朝失德的表现,反映出当时统治者在处理民族关系上的软弱与短视 。
书中还涉及对历史事件的道德评判。在评价刘邦与项羽对待义帝的态度时,强调刘邦以义帝被弑为由讨伐项羽,占据道义制高点,但他自身后来的行为也有失妥当,反映出其功利的一面 。《两汉笔记》展现了钱时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为研究两汉历史提供了独特视角,有助于读者更全面地理解两汉时期的政治、军事、社会等状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