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林始末
作者:李季辑录
出版时间:1946.11
出版社:神州国光社
页数:286
《东林始末》详细梳理了东林党从兴起至衰落的全过程及其所处的复杂政治环境,是研究晚明历史的重要资料。收明代党社资料8种:《东林本末》(吴应箕著)、《东林始末》(蒋平阶著)、《熹朝忠节死臣传》(吴应箕著)《碧血录》(黄煜著)、《复社纪事》(吴伟业著)、《复社纪略》(眉史氏著)、《弘光朝伪东宫伪后及党祸纪略》(戴名世著)、《汰存录纪辨》(黄宗羲著)。前七种多叙述史实,对于明末“梃击”、“红丸”、“移宫”三大案及李自成起义亦有记载。第8种则为批评文字。
明朝末年,土地高度集中于大地主阶层,江南赋税沉重,社会矛盾尖锐,东林党应运而生。早期东林党人在朝为官时,积极倡导改革,如李三才等针对矿税等问题力陈弊端,试图减轻百姓负担,缓解社会矛盾,其言行体现了对民生的关注和对清明政治的追求。
在朝廷政治斗争中,东林党与齐、楚、浙等党围绕官员考察、内阁成员推举等关键事务展开激烈角逐。例如在京察中,各方为争夺政治权力,互相倾轧,东林党人秉持自身立场,与其他党派针锋相对,导致党争不断升级,政治局势愈发混乱。
东林党与阉党的斗争更是惊心动魄。魏忠贤专权时期,东林党人坚决抗争,杨涟弹劾魏忠贤的二十四罪疏引发轩然大波,左光斗等众多东林党人也纷纷挺身而出。然而,阉党势力庞大,手段残忍,东林党人遭受残酷迫害,杨涟、左光斗等六君子惨死于狱中,成为明朝历史上的悲壮事件,这也使东林党遭受重创。
复社兴起后,继承东林党传统,继续与阉党余孽斗争,同时在文化学术领域发挥重要作用,通过集会、论学等活动,试图凝聚士人群体,影响社会舆论,延续东林党未竟的事业,但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下,最终也未能挽救明朝的衰败。